长者版 | 无障碍浏览 |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市农业农村局 >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索引号: 11341600734973979K/202509-00042 组配分类: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发布机构: 亳州市农业农村局 主题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 / 三农
有效性: 有效 关键词:
名称: 关于市政协五届四次会议第365号提案答复的函 文号:
发文日期: 2025-09-08 发布日期: 2025-09-08
索引号: 11341600734973979K/202509-00042
组配分类: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发布机构: 亳州市农业农村局
主题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 / 三农
有效性: 有效
关键词:
名称: 关于市政协五届四次会议第365号提案答复的函
文号:
发文日期: 2025-09-08
发布日期: 2025-09-08
关于市政协五届四次会议第365号提案答复的函
发布时间:2025-09-08 17:35 信息来源:亳州市农业农村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关于市政协五届次会议第365号提案答复的函

 

潘承尧、陈新治委员

提出的《关于借鉴浙江经验培养高素质农民的建议》收悉,经认真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聚焦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人才需求,聚焦提升技术技能水平、提升产业发展能力、提升综合素质素养,扎实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市提供坚实人才保障。

一、完善工作机制,不断优化农民培训模式。一是分类建立培育模式。积极组织学员参加省级农业经理人和现代青年农场主培育;市级主要开展经营管理型人员及高素质女农民培育,县级主要开展经营管理型、专业生产型、技能服务型人员培育。技能培训与学历教育衔接模式。依托农广校、涉农院校探索高素质农民培育与职业教育衔接贯通,支持高素质农民参加中高等职业教育,增强农民发展后劲。二是强化实践实训。统筹用好农民田问学校、家庭农场、农业企业等开展现场培训,依托基础条件好的全市10个省级田间学校,探索师带徒、开展传帮带,充分发挥示求带动作用。训育结合模式。强化延伸服务,依托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基层农技推广队伍等,为学员提供技术服务。积极争取在农业保险、信贷担保、产业扶持及省级示范家庭农场评选等方面,为学员提供支持。

加强统筹衔接,整合利用多方资源。一是加强培育体系建设整合。利用多方优质科教资源,建立以农广校、涉农院校、农业推广机构、农业科研院所为主体,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及社会培训机构等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培育体系,2024年共遴选18所培育机构承担任务。二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全省建立了省市县三级师资库,入库成员达19人,参加全省高素质农民培育名师及精品课程推介活动,累计推介53组名师及精品课程。组织我市师资积极参加全省师资能力提升培训3期,培训人员9人。三是加强教材和基地建设。配合省科技教育中心开发教材46种类、线上课程29种,构建以部省级教材为主,其他正规出版教材和地方特色教材为补充的教材使用格局。建设省级农民田间学校10个,依托农民田间学校等建立实践实训基地,打造新时代农民讲习所,确保每个培训专业建立一个实训基地。四是加强课程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模块化教学课程体系,科学设计教学课程及内容,增强教学互动性、针对性。五是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依托农民教育培训信息管理系统和农业农村部转移支付管理平台,开展线上培训、信息调度、监管督导及绩效管理等,实现培育对象、机构、基地、师资、教材等信息100%入库。

、选准培训内容,不断提升培训质效一是围绕产业发展抓培育。聚焦产业发展能力提升,重点围绕生产组织、主体管理、智慧农业、市场营销、冷藏保鲜、信贷融资、风险防控农业生产和农产品三品一标等,开展全产业链技能培训。二是不断规范培训内容统一使用符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的、国家和省发行或修订的教材。改进教学方法,完成规定的培训课时。做好教学日志、学员考勤记录,每个培训班配备一名专职管理人员,负责班级管理。不断强化实际操作训练,加强培训的实效性和有效性,确保培训的质量和效果。三是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通过遴选推介中药材、粮食、农机、蔬菜、畜禽等主导品种,主推、中药材、蔬菜、小麦、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测土配方施肥、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有机蔬菜高效生产等配套技术,促进了参训农民学习新技术、应用新技术、新产品、新成果及新的经营理念的积极性。

四、加强选育用,壮大乡土人才队伍。一是搭建乡级人才平台。根据《安徽省乡级人才驿站试点建设指引》精神,在三个乡镇(街道)试点建设乡级人才驿站,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专人负责的人才服务队伍、制定规范化管理制度。充分利用各自资源优势,积极拓展人才驿站的功能与内涵,努力将其打造成为人才集聚、项目对接、创新发展的高地,进一步营造真心爱才、悉心育才、倾心引才、精心用才的良好氛围。二是开展乡村振兴人才评选。面向从事农经、农艺、农技等工作的家庭农场经营者、农民合作社带头人、从事适度规模经营的农民等各类乡村人才,开展乡村振兴人才评选,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力人才保障。经广泛宣传发动、个人申报、部门审核公示、组织专家评选,2024年全市共获评乡村振兴高级人才40人、中级人才64人、初级人才164人。三是开展精准技能培训。面向年满16周岁、不超过65周岁未就业或灵活就业且不具有按月领取职工养老保险待遇的脱贫劳动力(含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下岗失业人员、未继续升学的应届初高中毕业生、毕业年度及毕业2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含残疾人)、退捕渔民、退役军人、因生育2年内未就业妇女等重点群体开展就业技能培训。2024年开展就业技能培训1.85万人次,其中培训农民工1.66万人次。四是营造浓厚创业氛围。春节期间,全市抢抓在外人才返乡的黄金节点,持续开展“亳州老乡,请您回家”助您创业活动,提供政策、培训、指导、孵化等全要素、全周期的创业服务,努力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面向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等六类重点群体开展创业意识、创办企业、网络创业等类型的创业培训,激发创业意识、培养创新精神、普及创业知识、提升创业能力。2024年全市共开展免费创业培训1996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1.65亿元。五是给予基层政策扶持。“三支一扶”服务期可连续计算工龄,可视同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单位就业工作年限,服务期可享受职称评定、户籍档案、社会保险转移接续手续等政策,“三支一扶”人员服务期间,在评定专业技术职称方面享受在岗人员同等待遇。

您指出的培训内容不符合需求,培训形式单一等问题,一定程度存在,提出的建立良好的工作机制、改进培训方式、壮大培训队伍等意见建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可操作性。下一步,在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过程中,我们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不断加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提高培训质量水平

以上是对您提案的答复感谢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今后也请您继续关注,多为我市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办理类别:B

联系电话:5555710

 

亳州市农业农村局

2025822

Copyright©2025安徽省亳州市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9013889号
主办单位:亳州市农业农村局 联系方式:5555303
  网站标识码:3416000006  网站导航  本站已支持IPv6访问

皖公网安备 341602020000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