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版 | 无障碍浏览 |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市农业农村局 >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索引号: 11341600734973979K/202509-00037 组配分类: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发布机构: 亳州市农业农村局 主题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 / 三农
有效性: 有效 关键词:
名称: 关于市政协五届四次会议第264号提案答复的函 文号:
发文日期: 2025-09-08 发布日期: 2025-09-08
索引号: 11341600734973979K/202509-00037
组配分类: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发布机构: 亳州市农业农村局
主题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 / 三农
有效性: 有效
关键词:
名称: 关于市政协五届四次会议第264号提案答复的函
文号:
发文日期: 2025-09-08
发布日期: 2025-09-08
关于市政协五届四次会议第264号提案答复的函
发布时间:2025-09-08 17:22 信息来源:亳州市农业农村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关于市政协五届次会议第264号提案答复的函

 

丁雪峰委员

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大我市城乡结合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力度的建议》收悉,经认真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扎实有序建设彰显田园风光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不断改善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和水平。我市获评省级村庄清洁行动成绩突出地区,2023年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获评省年度考核优秀等次,蒙城县荣获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称号,涡阳县、谯城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获省政府督查激励蒙城县、谯城区连续三年获评省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县,我市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工作获《人民日报》头版报道,《安徽日报》四个整版报道我市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建设成效,《涡阳县花小钱、办大事打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可持续发展模式》在《安徽农业农村信息刊发》。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推进机制。一是完善政策体系。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关于扎实推进“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加快建设彰显田园风光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实施意见》等关键文件,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印发5配套文件和20专项工作方案,每年制定工作要点、任务清单,保障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重心不移、力度不减二是强化督导暗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纳入全市季度经济调度会、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会议进行调度。市级成立260名由市、县、乡人员组成的千万工程专家库,不定期进行暗访,压实县区责任,推动人居环境整治实现常态、长效。三是提升工作能力。在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将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涵养文明乡风等作为乡村干部实训基地课程内容,全面加强对镇村干部的教育培训,2024年以来,省、市级乡村干部实训基地累计培训镇村干部126班次9300人次。同时,注重发挥村两委和选派干部力量,将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整治与主题党日等党组织活动紧密结合,引导他们带领广大党员投身参与整治活动,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二、强化宣传引导,发挥群众主体作用。是引导群众充分参与。推广户兑料、村出工模式,坚持自议、自筹、自建、自管四自原则,由群众提供旧砖旧瓦等建筑材料建设厕屋、五小园。坚持党员干部带头,切实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召开群众会860次,引导村民捐款2600万元,捐出废旧砖瓦等200万块、旧石磙等老物件3433个。二是搭建共治平台。自然村为单位,村干部、驻村工作队、群众代表组建自治小组1.4万个,实行网格化管理,开展十查看十提升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政策进行讲解宣传,触动思想,消除问题,改变习惯定期排查村庄人居环境问题,参与排查8万余人。积极建设“美丽庭院”,推广运用积分制,参与群众24.6万人,有效激发了群众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积极性。

三、坚持系统思维,提升垃圾治理水平。一是建立健全市场化收运处理体系市场化、无害化、减量化为目标,全面治理农村生活垃圾。目前,全市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均实现城乡一体化市场运营,建成垃圾焚烧发电厂4个,生活垃圾日处理能力达3700累计购置各类转运、清洗等作业类车辆7732辆、垃圾桶约41.11万个,建设700座农村生活垃圾驿站,满足了垃圾处理需求二是不断提高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按照户集中投放、路线转运、街道直收的模式,建立生活垃圾收集转运体系,按照农村人口每300—500人配备1名保洁员标准,全市乡镇共配备一线保洁人员1.4万余人,保洁员上门逐户收集后使用电动保洁车转运至垃圾驿站,封闭式压缩垃圾运输车对负责区域内的垃圾驿站按照收运排班路线实施收运,生活垃圾做到每日收集转运,日产日清,我市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9%以上。

四、实行分类治理,积极推行厕污共治。一是稳步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出台《亳州市高质量推进十四五农村厕所革命实施方案》,坚持数量服从质量、进度服从实效,求好不求快,统筹推进农村新建房屋与改厕工作,确保改一个、成一个、用一个。目前,全市已完成改厕41万户,4个县区均完成省级农村改厕与长效管护提升县建设,砖砌三格式改厕模式入选全国典型案例。二是分类推进生活污水治理。以改变农村生活污水造成脏乱差状况和环境污染,杜绝污水直排环境为导向,结合村庄实际,对城镇周边村庄的生活污水,优先纳入邻近城镇污水处理设施进行纳管处理;对不能纳管处理的村民集中居住区,因地制宜采用污染治理与资源利用相结合、工程措施与生态措施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优选低成本、低能耗、易维护、高效率的技术和工艺设备,分类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2021年以来,我市已完成202个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计划到2025年底,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提升至38%以上。三是强化厕污共治。在精品示范村和省级中心村建设中,因地制宜推广多户联建、整村联建三格+一格”“大三格+人工湿地等模式,优化提升村庄生活污水处理效能,实现了改厕与污水净化一体化建设、无成本管护,解决了农村污水治理成本高、维护难的问题。

四、加强党建引领,充分激发小区活力。一是建强组织体系。以党建引领红色物业为抓手,将物业服务、小区治理有机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凝聚多元合力,不断激活基层治理新动能。目前,全市各县区街道、社区都已明确专门机构和人员负责物业管理工作,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社区、小区(网格)党支部、业主委员会、物业企业协调运行机制基本建立。全市小区(网格)党的工作覆盖率达100%,物业专业服务覆盖率为100%,业主委员会(包含物业管理委员会)覆盖率为99.29%二是提升物业服务水平。扎实开展整治物业服务不到位,侵占业主公共收益等问题工作,成立工作专班、制定实施方案,召开专题会议、夯实主体责任,确保整治工作有序开展、有力推进、有效落实。截至目前,全市共排查小区372个,发现问题1398个,推动整改1189个。规范公共收益公示公开小区290个,规范公共收益85.68万元,惠及群众20.8万人。先后印发简报2次,移交问题线索4个。三是完善小区管理。针对小区消防安全问题,印发《关于开展小区楼道消防安全专项整治的通知》《关于立即组织居民小区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的通知》等文件,组织开展住宅小区消防通道整治专项整治,2024年以来各小区共排查整改楼道杂物安全隐患1100多处,清理楼道、绿化带内等杂物8000多车,新配置灭火器5186只。针对住宅小区电动自行车停车难、充电难问题,开展电动自行车专项治理专项行动,2024年以来,共新增电动自行车停车位13.26万个,充电端口6.52万个。

五、健全长效机制,推进整治常态长效。一是出台专项行动方案。出台《亳州市乡村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项行动方案》,加强对公益岗和保洁员队伍管理,建立建立户评选制度,构建稳定长效的监管机制,市文明办印发《关于开展“干干净净过新年 文明健康迎新春”活动的工作提示》,将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纳入活动之中,开展常态化暗访巡查12期。二是构建垃圾治理监管机制。制定《亳州市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整治提升工作方案》、面向全市公布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投诉专线、扎实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专项整治行动,加大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情况暗访督查频次等方式,不断巩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成果。三是健全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维机制。对已建集中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严格落实《安徽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维管理办法(试行)》要求,由各县区运维主管部门负责集中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日常运维,目前,全市各县区均由运维主管部门邀请第三方运维单位集中负责县域已建集中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日常运维,切实发挥设施效益。

您指出的思想认识不到位、工作能力不足、基础设施有短板、小区管理有差距等问题,一定程度存在,提出的加强宣传引导、强化责任担当、推动能力提升、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等意见建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可操作性。下一步,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强化部门协作,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着力打造干净、整洁、有序的人居环境,让群众可感可及、得到实惠

以上是对您提案的答复。感谢对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今后也请继续关注,多为我市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办理类别:B

联系电话:5555710

 

亳州市农业农村局

2025822

Copyright©2025安徽省亳州市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9013889号
主办单位:亳州市农业农村局 联系方式:5555303
  网站标识码:3416000006  网站导航  本站已支持IPv6访问

皖公网安备 341602020000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