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版 | 无障碍浏览 |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市农业农村局 >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索引号: 11341600734973979K/202509-00034 组配分类: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发布机构: 亳州市农业农村局 主题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 / 三农
有效性: 有效 关键词:
名称: 关于市政协五届四次会议第247号提案答复的函 文号:
发文日期: 2025-09-08 发布日期: 2025-09-08
索引号: 11341600734973979K/202509-00034
组配分类: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发布机构: 亳州市农业农村局
主题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 / 三农
有效性: 有效
关键词:
名称: 关于市政协五届四次会议第247号提案答复的函
文号:
发文日期: 2025-09-08
发布日期: 2025-09-08
关于市政协五届四次会议第247号提案答复的函
发布时间:2025-09-08 17:11 信息来源:亳州市农业农村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关于市政协五届次会议第247号提案答复的函

 

韩龙委员

提出的《关于加强农村水塘等水质保护、制定生态修复指导意见的建议》收悉,经认真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扎实有序建设彰显田园风光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不断改善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和水平。我市获评省级村庄清洁行动成绩突出地区,2023年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获评省年度考核优秀等次,蒙城县荣获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称号,涡阳县、谯城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获省政府督查激励蒙城县、谯城区连续三年获评省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县,《涡阳县花小钱、办大事打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可持续发展模式》在《安徽农业农村信息刊发》。

一、分类推进黑臭水体治理。全市累计摸排出并纳入清单管理的农村黑臭水体1802条。充分结合农村类型、自然环境、水体汇流等因素,综合分析农村黑臭水体特征与成因,按照“控源截污、内源治理、水系连通、生态修复”的基本路线,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截至目前,我市纳入清单管理的1802条农村黑臭水体,已累计完成农村黑臭水体治理1434条,其中20212024年完成治理1158条,2025年计划完成治理644条,已完成治理276条。

二、持续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印发《亳州市万村清万塘暨常态化推进村庄清洁行动实施方案》,针对不同类型水体(沟、塘、坑、渠等)及环境现状,采取沟塘垃圾清理、淤泥疏浚、杂物清除以及岸坡整治等措施分类整治。针对排查出的农村水体,实行台账化管理,逐条分析症结原因、精准制定整改方案。根据农村水塘水体类型,按照三治一清一修复治理原则,开展全面整治。今年以来,全市在建精品示范村和省级中心村已完成整治509条(口)

三、巩固农村水塘治理成效。制定印发《亳州市农村黑臭水体治理长效管护实施方案》,为确保整治后的沟塘不再反弹,沟口周边栽植绿化树木,做好沟塘的安全防护并沟坡栽植麦冬、金银花、黄花菜等作物,利用植物根系做好沟坡的保护积极引导支持以承包经营等形式合理利用农村闲置水体,因地制宜栽种水生经济作物。进一步压实属地县区和相关部门责任,建立健全已治理水体日常巡查管护机制,定期开展水质监测,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巩固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成效。

您指出的部分水体水体不流动、整治后的水体出现富营养化等问题,一定程度存在,提出的纳入议事日程、开展实地调研论证等意见建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可操作性

下一步,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我局将会同市生态环境局等部门,着力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加强统筹谋划。把农村水塘及水沟水质保护工作纳入农业农村“十五五”规划内容。二是加快和美乡村建设。加大精品示范村、省级中心村、美丽宜居自然村建设力度,扎实做好农村沟塘河渠清淤疏浚、水质保护等工作。三是实施水系贯通。结合水体类型,对存在水系割裂、水体流动性差等问题的水塘,通过实施明渠开挖、埋设涵管、新建小型引排水设备等方式进行水系联通,增加水体流动性。对流动性缓慢的水体或封闭水体,在不影响行洪的前提下,增加机械曝气等设施等方式对水体曝气增氧,提升水体溶解氧水平。四是开展实地调研。适时会同水利、生态环境等部门开展实地调研论证,制定行之有效沟塘生态修复办法,在全市逐步推广,着力打造水清岸绿的优美水环境。

以上是对您提案的答复感谢农村沟塘水质保护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今后也请继续关注,多为我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办理类别:B

联系电话:5555710

 

亳州市农业农村局

2025822

Copyright©2025安徽省亳州市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9013889号
主办单位:亳州市农业农村局 联系方式:5555303
  网站标识码:3416000006  网站导航  本站已支持IPv6访问

皖公网安备 341602020000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