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版 | 无障碍浏览 |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市农业农村局 > 人大代表建议办理
索引号: 11341600734973979K/202507-00064 组配分类: 人大代表建议办理
发布机构: 亳州市农业农村局 主题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 / 三农
有效性: 有效 关键词:
名称: 关于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第321号市人大代表建议答复的函 文号:
发文日期: 2025-07-29 发布日期: 2025-07-29
索引号: 11341600734973979K/202507-00064
组配分类: 人大代表建议办理
发布机构: 亳州市农业农村局
主题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 / 三农
有效性: 有效
关键词:
名称: 关于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第321号市人大代表建议答复的函
文号:
发文日期: 2025-07-29
发布日期: 2025-07-29
关于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第321号市人大代表建议答复的函
发布时间:2025-07-29 10:22 信息来源:亳州市农业农村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关于市政协三届六次会议

关于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

321号市人大代表建议答复的函

 

武雪松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收悉,经认真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提升农业发展质效

一是聚力发挥科技创新支撑。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推进种业振兴行动,2024年,全市新增农作物种业持证企业4家,累计达35家、居全省第3位。新培育通过国家、省级审定主要农作物品种16个,登记中药材新品种5个。2家亳菊种植基地入选全省首批植物类道地中药材良种繁育基地。推进农业生产智能化、数字化改造提升,新增数字农业工厂6个(其中省级3个)、农业应用场景12个。徽牛云肉牛产业链解决方案入选2024年全国智慧农业建设典型案例。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建设18个农业科技示范基地,遴选推介主导品种45个、主推技术33个。二是持续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推进农机更新换代,2024年,争取中央、省财政农机购置补贴资金3.58亿元,受理补贴各类机具4.8万余台套。使用超长期特别国债824万元,报废更新补贴农机510台。完成新型农机装备推广应用项目2个,建成粮食烘干中心10个、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15个。全市农机总动力851万千瓦、居全省第2位,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94.7%、居全省第1位。

二、壮大乡村优势产业,推动乡村富民产业升级

一是壮大产业集群。印发《亳州市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建设实施方案》,积极推进高端小麦制品兵团、中药材植物发酵饮品兵团建设。重点对接复星国际、蜀海集团、海亮集团等优质头部企业。推动市政府与荷兰中国工商业联合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亳芜产业园区与菲泽集团签订20亿元的高端乳制品精深加工项目合作协议。2024年,全市新增绿色食品产业项目246个、投资额489.26亿元、绿色食品全产业链产值1336.58亿元,增长15.16%。建成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26家,累计供应三角地区农产品及其加工品2157.31万吨,销售额2085.56亿元,位居全省前列。成功举办皖北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建设调度会。二是聚焦园区建设。优化产业布局,围绕县区主导产业,重点打造谯城区中药材产业园、高新亳芜食品产业园、涡阳县农产品加工园、蒙城县预制菜产业园、利辛县农副产品加工园,构建涡阳县粮油加工集聚区、蒙城县蔬果加工集聚区、利辛县畜禽加工集聚区、谯城区中药材加工集聚区为基础的五园四区的高端绿色食品加工布局。建立规上、育规、拟退规项目库,入库企业460家,常态化包保帮扶,目前已累计培育龙头企业650家,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410家,2024年规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998.7亿元,保持全省第1位。三是强化品牌打造。以区域公用品牌为引领、以企业品牌为主体、以产品品牌为基础,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土特产品牌矩阵,提升农产品品牌溢价能力,持续扩大字号农产品知名度。2024年,全市新获皖美农品品牌认定12个;新增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名特优新农产品64个,有效期内三品一标认证总数达500个。四是加快产销对接平台搭建。加强与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荷兰中国工商业联合会等专业协会机构合作,先后举办全国调味品产业大会、第二届国际香料节、国际药博会等,通过重点项目推介、特色产品展示,提升我市农产品加工业的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持续完善物流体系建设。印发《亳州市冷链物流设施建设专项实施方案(2024-2030年)》,重点围绕鲜活农产品,建设覆盖县、乡、村三级农产品仓储冷链物流体系。截至目前,全市建设农产品冷藏保鲜设施累计157个,库容46.9万立方米。建立商务、供销、交通运输、邮政等部门协作机制,推广客货邮融合发展模式,完善农村物流网络。全市设立县级物流配送中心4个、乡镇快递点117个、村级快递点1300多个,行政村快递物流服务通达率100%五是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深入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充分发挥利辛县、蒙城县、涡阳县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优势,全市培育农村电商经营主体4000余家,有效拓宽了农产品销售渠道。推进农旅融合。聚焦现代农业种植、自然田园景观、农事活动体验,围绕农家坐大桌、掼蛋美食生态休闲、西淝河生态之旅,以及草莓、桃、杏采摘等,开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线路评选和培育,推出一路花香”“快乐采摘等乡村旅游线路7条,累计创建国家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1个、省级示范园区12个、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4个。休闲农业经营主体总数达380个,实现营业收入57.9亿元,增长10.9%六是全面提升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推进农业投入品减量增效,示范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统防统治等绿色防控技术,推进农业投入品减量化,2024年,全市化肥利用率42.6%,农药使用量同比基期降低53.7%。推进秸秆五化利用,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95.8%,产业化利用率61.1%,相关做法获新华网、《安徽日报》等重要媒体推介。推广场床一体化”“肥水还田等绿色生态养殖模式,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稳定在90%以上。建立健全县(区)政府为责任主体、相关部门协同配合、资质企业处置的农膜回收处置机制,推动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取得明显成效。2024年,全市回收农膜4069.16吨、农药包装废弃物443.37吨,回收率分别达85.23%84.3%

三、聚焦四项行动,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一是抓就业支撑,促工资性收入倍增有力。积极组织多形式招聘活动,提供多渠道创业指导,强化多角度配套政策,连续9年开展亳州老乡 请你回家主题活动,为农民工返乡创业营造氛围。今年以来,全市共开展“2+N”各类招聘活动1063场,参与企业1.42万家,达成就业意向11.54万人次,签订合同4.5万人次。二是抓资产兜底,促财产性收入扩量有效开展资产清查,建立农村集体资产年度清查制度,摸清村集体资产资源家底;实施两清理两利用行动,对村集体公共空间和村级不规范经济合同集中清理,对村级集体资产资源和农村闲置宅基地进行盘活利用,挖掘村级增收潜力,其中,谯城区创新性将资产、资金、资源老三资谋划建设振兴工厂、振兴农场、振兴光伏新三样,壮大村集体经济。截至目前,全市共清理各类集体土地资源3.6万亩、不规范经济合同390个,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约1816万元三是抓产业强基,促经营性收入壮大有方。打造“1+2+N”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发展雁阵;积极引导农业企业与合作社、农户建立利益联结,强化联农带农机制,上半年全市规上农产品加工产值465.2亿元,居全省第1;加强旅游业态培育,推动田园变游园、农房变客房、产品变商品;促进农村电商融合发展,建成互联网+”创业示范园等花草茶电商集聚地,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工程,全市花茶快递量3.55亿件、增长67.45%,被安徽省食品行业协会授予花茶之都称号。四是政策扶持,促转移性收入提升有为实施农民工素质提升工程,积极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逐步提高“8+1”综合救助标准,全市发放各类惠农补贴57.13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23%,其中农机购置补贴、农村危房改造、失地农民保障补贴、农村抚恤(优抚)、农村孤儿基本生活补助、农村残疾人两项补贴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及特困人员供养补助等增幅明显。

下一步,我们将结合您对我市加强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以规划为引领,强化措施,狠抓落实,推动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工作。

非常感谢您对我市现代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关心,希望您一如既往地关心我们的工作。

 

办复类别:B

联系电话:05585555931

 

亳州市农业农村局

2025620

Copyright©2025安徽省亳州市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9013889号
主办单位:亳州市农业农村局 联系方式:5555303
  网站标识码:3416000006  网站导航  本站已支持IPv6访问

皖公网安备 341602020000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