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版 | 无障碍浏览 |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市农业农村局 > 人大代表建议办理
索引号: 11341600734973979K/202507-00058 组配分类: 人大代表建议办理
发布机构: 亳州市农业农村局 主题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 / 三农
有效性: 有效 关键词:
名称: 关于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第303号市人大代表建议答复的函 文号:
发文日期: 2025-07-29 发布日期: 2025-07-29
索引号: 11341600734973979K/202507-00058
组配分类: 人大代表建议办理
发布机构: 亳州市农业农村局
主题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 / 三农
有效性: 有效
关键词:
名称: 关于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第303号市人大代表建议答复的函
文号:
发文日期: 2025-07-29
发布日期: 2025-07-29
关于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第303号市人大代表建议答复的函
发布时间:2025-07-29 09:32 信息来源:亳州市农业农村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关于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

303号市人大代表建议答复的函

 

张玉影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推动我市乡村振兴》的建议收悉,经认真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我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积极推进乡村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已经涌现出以精品粮油、绿色蔬果、生态畜禽、道地药材等为支柱的乡村优势产业,彰显田园风光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扎实建设,有力推进了我市乡村振兴。

一、加强统筹规划,发展美丽乡村。一是完善产业指导体系,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扎实推进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加快建设彰显田园风光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实施意见《亳州市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建设实施方案》,规划发展乡村产业和美丽乡村。二是建设美丽乡村,按照精品村创建、中心村提升、自然村整治的思路,梯次推进,迭代升级,建成美丽宜居自然村1627个。聚焦产业有特色、村集体有收入、群众能致富、发展可持续,建成省级中心村473个、在建46个,覆盖42.5%的行政村。采取整行政村全域推动、跨村联动等方式,建设精品示范村17个,系统推进村镇更多区域联动成片发展。三是促进点、线、面“三结合”示范,围绕涡河、西淝河、茨淮新河和105237329等国省干道,聚焦亳药花海大世界、国家级大豆农业产业园等产业聚集区,做好”“”“文章。围绕少数民族聚集区,建设精品示范村1个、省级中心村7个。通过串点成线、连线成面、片区推进和美乡村建设,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实现了“1+1>2”的效果。

二、培育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一是培育龙头企业。依托我市粮食、中药材、畜牧、蔬果等优势特色资源和主导产业,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打造“1+2+N”千亿元绿色食品产业集群,积极培育龙头企业。目前,全市已培育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50家,其中,国家级8家,省级84家,全市绿色食品产业全产业链产值1336亿元。二是推进要素融合。印发《亳州市冷链物流设施建设专项实施方案(2024-2030年)》,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村镇建设一批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实现鲜活农产品产地仓储保鲜冷链能力明显提升,建设覆盖县、乡、村三级农产品仓储冷链物流体系。截至目前,全市建设农产品冷藏保鲜设施累计157个,库容46.9万立方米。深入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依托互联网+”优势,扎实推进农村电商发展,推动农产品产得优、卖得出、卖得好,推进我市农业高质量发展。2024年,全市农村产品网略销售额突破190亿元,增长31.4%全市农村电商企业已经发展2700多家,其中网销额超千万的企业6家,网销额超百万的品牌12个。推进农业机械化生产,培育17家农机制造企业,以设备更新助推产业振兴。三是培育产品品牌。制定扶持政策,将皖美农品品牌培育纳入《亳州市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30条措施》进行支持。截至目前,全市已被认定皖美农品品牌37个,其中区域公共品牌7个、企业品牌5、产品品牌25个。加强产品认证力度,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等认证登记有效产品总数500个。

三、综合统筹施策,提升群众幸福。一是实施乡村产业增效行动。粮食总产实现二十一连丰,连续10年居全省第2位,生猪、肉羊、肉牛饲养量及肉蛋奶总产稳居全省前列。打造一路花香和快乐采摘等7条乡村旅游线路,获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3个、国家乡村旅游重点村2个、安徽省特色美食村6个。建设药王村、恋蝶谷、西淝河湿地公园、润耕天下等一批重点旅游项目。全市村集体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强村914个,占比75.2%,其中省级中心村所在行政村年平均集体收益75万元。二是实施乡村双基提档行动。完成改厕41万户,治理农村黑臭水体1158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实现全域市场化,无害化处理率达98%。中心村实现亮化、美化、绿化,文体设施齐全,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建设规范,就业、低保、医保等高频服务事项实现在村级一网受理、一站办理三是实施乡村文化赋能行动。深入推动农村移风易俗,宣讲活动22场,1343个村实现一约四会全覆盖。建设文化广场610个、文化礼堂161个和村史馆、农耕馆等95个。积极开展群体性文化体育、志愿服务等十个一主题活动,举办和美乡村篮球大赛(村BA),扎实开展美丽乡村健康跑”“送戏进万村活动,群众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乡村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

下一步,我局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以实现农村“三美”(生产美、生活美、生态美)为目标,以提高乡村“三度”(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为主线,以实行“三村”(精品示范村、省级中心村、美丽宜居自然村庄)同建为抓手,大力发展乡村产业,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为我市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办复类别:A

联系电话:05585555301

 

 

亳州市农业农村局

2025619

Copyright©2025安徽省亳州市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9013889号
主办单位:亳州市农业农村局 联系方式:5555303
  网站标识码:3416000006  网站导航  本站已支持IPv6访问

皖公网安备 34160202000090号